从昨天傍晚开始的大雨,在网上引来一片惊叫:这里又被水淹了!
昨天傍晚,强降雨突袭鹭岛,湖滨南路白脑汇一片汪洋,文屏路铁道桥下被淹了,东孚玛瑙村水深达膝盖,中山公园南门口也有积水……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,频频接到读者报来的“警情”。
“厦门岛周围就是大海,为什么连雨水都容纳不了?”市民很不理解,为什么现代化城市的排水系统,在强降雨面前如此不堪一击?
市政部门分析认为,脆弱的排水能力,主因在于城市化发展过快,忽视了对地下排洪系统的呵护——新建的市政设施挤压了排洪沟空间,硬化的路面降低了路面雨水收集能力,日常维护的欠缺导致管道阻塞。
A
房子越盖越多,地基越来越高,排洪沟被埋
现在的溪岸路,曾经是一条溪流。很早以前,城市排泄雨水就靠这些河道、溪流,最终汇入大海。随着城市发展建设,河流沿岸的房子越盖越多,地基也越来越高,这些天然排洪沟也就被埋进了地下。
市政工程管理处排水科科长冯如铭说,路边常见的铁制方形格栅状井盖,就是排洪沟的入口,雨水从这里流入井壁,汇入市政管网,最后通过排洪沟流入筼筜湖或大海。地势较低区域的雨水,只能先汇入筼筜湖,因为地势比海水水位更低,如直接连通大海会引起倒灌。地势较高的区域,则利用地势落差引导雨水流到大海。
地下排洪沟前身是河流、溪流渠道,通过自然动力把水送到大海。厦门岛现有排洪沟约80条,形成了西海域、筼筜湖、黄厝、钟宅湾等16个排洪防涝系统区域。
B
新建设施“逼”排洪管绕弯,雨水入海路线拉长
地下排洪沟与路面之间,由城市排洪系统连接。我市的排洪系统大多是改革开放后建起来的,设计标准参照当时的状况,随着近年来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,这些排洪管道显然力不从心。
岛内不少区域是填海建成的,城区往外扩张,排洪沟也要向外延伸。长度增加,坡度势必放缓,高低落差也降低了,雨水汇入大海的速度比以前慢。从前,岛内有池塘、农田等软化地面,一场雨下来,地面土壤可以吸收70%雨水,30%的雨水流入排洪管道。但是,现在都是柏油马路,硬化的路面无法吸纳雨水,结果是70%雨水流入排洪管道,仅30%被土壤吸收。
还有一些新建的城市设施,逼得排洪管道不得不绕道走。比如,会展中心旁边的下穿隧道要往地下挖,原有的排洪管道是直线排入大海的,为了让给下穿隧道,只得绕一个大弯,雨水进入大海的线路拉长,排洪速度受到了影响。再比如,湖滨南路地势本来就低,沿线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,阻隔了雨水进入筼筜湖的通道,因此一下大雨就成重灾区。
C
排洪沟被挤出“血栓”,淤泥垃圾堵住“血管”
排洪系统就像人体的血管,发生“血栓”就会阻碍血液流动。今年几场暴雨导致内涝后,市政工程管理处对全市排洪沟进行了全面体检,发现了几处“血栓”。
仙岳路高架桥修建后,地基埋得深,原先可以容工人进入的排洪沟,空间被挤压无法进入。一些单位下埋管线时,也有占据排洪沟空间的现象。
除了人为造成的“血栓”,路面上冲下来的淤泥、建筑垃圾等,也会阻住“血管”。工人在清理排洪沟时,曾发现厚达数米的淤泥层。雨水井也常有垃圾阻塞,一次强降雨后,路面上随处可见未及时清理的落叶、垃圾堵在雨水井盖口。
冯如铭说,地下排洪系统的维护和清淤很重要,但很多城市普遍存在只注重光鲜外表而疏于“内部排毒”的弊病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政部门工作人员说,前几年地下排洪系统一直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,直到北京、广州等多地发生内涝导致事故频发,才认识到排洪系统对一个城市的重要作用。
目前,由市政管理处负责排洪系统的日常维护。去年起,市政工程管理处进行了我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清淤行动,现已基本完成。
D
防洪关键在于“防”,为降低损失各部门要联动
据了解,我市将投入一个亿,对岛内部分易积水路段进行改造,提升抗暴雨能力。承接岛内1/3雨水量、有着重要调洪能力的筼筜湖,计划新建一处泵水站,增加湖水排入大海的速度。
规划部门透露,一份提升厦门排水(雨水)防涝的规划正在编制中,有望今年底基本完成。冯如铭认为,建设排洪系统前期规划的确非常重要,因为后期改造难度极大。
规划中,相关措施要综合考量。比如,建设下凹绿地、小型调蓄池、铺设透水砖路面等,都能帮助缓解地表径流的形成,减轻地下管网压力。
此外,对于排洪系统的日常维护应加强。防洪关键在于“防”,在洪水来临之际各部门形成联动,采取相应措施,能降低洪水带来的损失。
□记者 谢雨真